有些水產品死后是不能吃的,這類水產有螃蟹、甲魚、鱔魚及某些淡水魚。螃蟹和甲魚的胃腸里,常常有致病細菌和有毒雜物,螃蟹和甲魚一旦死去,特別是死后時間較長時,其胃腸內的細菌會大量繁殖和擴散;另外,其死后也會產生越來越多的組胺。人一旦吃了這樣的螃蟹和甲魚,必然會發生中毒。因此,吃螃蟹和甲魚應吃鮮活的,而且應把它們的胃腸扔掉。
鰻鱺體內含有大量組氨酸,在其死亡后,這些組氨酸由于脫羧酶、細菌的作用,很快變成"組胺”化學物質,該物質具有劇烈毒性,一般人吃01克后會中毒,出現惡心、嘔吐、頭暈、顏面青紫、呼吸困難、昏迷狀態等癥狀。
因此,吃鰻魚應該宰殺活鰻魚后,洗凈血,立即烹飪,烹飪后立即食用,不能放久。某些魚類的蛋白質,組胺酸含量較高,在分解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組胺,可引起中毒。組胺中毒也與個人體質過敏有關,因此組胺食物中毒是一種過敏型食物中毒。容易形成組胺的魚類主要是鮐魚類,北方稱青花魚、鮐魚,江浙稱油筒魚。
組胺的產生主要是在魚不新鮮的情況下由蛋白質分解而成,食后一小時患者可出現嘔吐、口舌發麻、頭昏、頭痛、心跳加快、面部潮紅等癥狀。其特點是發病快、癥狀輕、恢復快,治療時給予抗組胺藥物和對癥治療即可。